几天前,王毅部长对欧洲进行了重要访问。
在此过程中,欧洲再次展现了其典型的傲慢态度,欧盟公开向中国提出了“三项要求”。
而在这几天里,冯德莱恩等欧洲领导人也多次重复了这些要求。
欧洲似乎想要传递一个信息:如果中国不接受这些条件,冯德莱恩就可能取消原定于七月底的访华计划。
为了弄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三项要求。
坦白说,这三项要求并非欧洲的新立场,它们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如今被不断提起。
第一项要求:停止对俄罗斯军工的支持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的官方已经解释过无数次:我们从未向俄罗斯提供过军事产品。如果我们有这种行为,俄乌战争早就结束了。
然而,欧洲的要求似乎更为过分。他们希望中国停止向俄罗斯出口任何民用商品,理由是如果不这样,俄罗斯会通过进口其他材料自己生产武器。
欧洲的高层显然认为,中国应当像欧美一样,全面实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
这真是一个荒唐的要求!
俄罗斯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凭什么我们要放弃?
冯德莱恩等人的思维方式,似乎只限于“欧洲中心论”,完全不顾及中国的利益。
第二项要求:停止对稀土的出口限制
稀土资源一直是中国的重要“王牌”。我们在稀土的开采、加工以及技术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全球都在依赖我们。
简单来说,稀土是我们与欧美博弈时的一个重要筹码。
而欧洲现在竟然提出,要求中国完全放弃对稀土的出口限制,这简直是做梦!
过去,欧美总是对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实施各种制裁,限制我们从外部获取关键的高科技产品。例如,光刻机技术卡住了我们的脖子多年。
如今,冯德莱恩提出的要求,不仅是在挑战我们的底线,还想让我们放弃这一重要资源。
冯德莱恩是否意识到,这种要求背后的不公平?
对于中国而言,这不仅仅是关于经济利益,更是关乎我们的自主权。
至于冯德莱恩是否来中国访问,这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不能妥协,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
第三项要求:重塑中欧经济关系
在冯德莱恩和欧洲其他领导人看来,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关系存在巨大的不平衡,他们认为这对欧洲不公平。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已经对欧洲传统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我们在高端制造领域的进步,令欧美国家感到焦虑。
他们希望中国开放市场,让欧洲可以更好地参与其中,同时,他们希望通过高关税和一些贸易壁垒来减小自己的贸易逆差,并试图保持其市场竞争力。
这种做法与特朗普推行的“关税大棒”策略几乎如出一辙!
最近,法国的财长和工业部长等人积极呼吁对中国产品实施全面限制,试图保护欧洲本土工业。
可以说,欧洲正处于一个艰难的时期,曾经的财富来得太容易,但如今他们遇到了更强大的对手,开始采取不公平的贸易政策。
然而,我们明确表示:这种要求不可能接受!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
面对冯德莱恩提出的三项要求,外交部于7月9日进行了回应。在当天的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这一问题作出了简洁明了的回答。
俄新社记者提问:“据法新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提出三项要求,其中包括限制与俄罗斯的合作。对此,中方有何评论?”
毛宁毫不犹豫地回答:“中俄之间的正常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到任何第三方干扰。”
这番话,给俄罗斯及国际社会一个明确的信号:中俄的经济合作是长期且稳定的,欧洲的压力不会改变这一点。
事实上,相较于面对欧洲的强硬姿态,与俄罗斯的合作对于中国来说更加顺畅。
无论过去如何,未来如何,俄罗斯是中国长期的合作伙伴和朋友,彼此的经济合作将持续下去。
关于欧盟的强硬姿态
1. 欧盟模仿美国策略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第一大国。
过去我们仅生产中低端商品,但现在在高端工业领域也开始全面崭露头角。这让欧美国家感到越来越不安。
如果完全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竞争,欧美将无力与中国抗衡。
法国财长曾说:“如果全面竞争,中国商品的市场份额可能很快超过欧洲的50%。”
这种情况让欧洲感到威胁,于是他们试图通过设置贸易壁垒来限制中国的发展。然而,壁垒一旦设置,中国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这对欧洲自身也是一个挑战。
因此,欧洲硬着头皮想让我们退步,然而中国绝不会轻易屈服。
2. 俄乌战争带来的压力
俄乌战争的持续,令欧洲始料未及。
即便是乌克兰和北约的联合力量,依旧无法让俄罗斯屈服。
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始终没有停滞。
这种合作确保了俄罗斯在经济上的自给自足,无论是粮食、能源还是军事物资,都不缺。
反观欧洲,俄罗斯长期未倒,使得他们在战争中面临巨大压力。
俄罗斯的强硬态度也让欧洲人忌惮,尤其是面对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器库存。
如果中国停止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这对我们又有何益处?不过是让我们陷入欧美的围剿之中。
3. 欧洲难以选择,可能向美国妥协
美国总统特朗普延长了与欧洲和日本的关税谈判期限至8月1日,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谈判空间。
然而,欧洲和日本不愿意完全向美国妥协,因为这可能会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
同时,他们也不敢与中国全面合作,害怕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压倒自己。
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问题:是继续向美国妥协,还是面对中国的崛起?
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短期内,欧洲都难以获得大的好处。
总结
综合来看,冯德莱恩等人极有可能最终向美国妥协。
目前,全球局势呈现出美国、中国、欧洲和俄罗斯的复杂博弈,谁能笑到最后,还未可知。
但从底蕴、韧性、实力和趋势来看,中国在许多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
只要能够顶住欧美的压力,未来中国必定能够崛起,成为全球的引领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