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潮客_erfkmf
风一起,整个北京城像是一个巨大的乐器,不同的孔洞被风吹出不同的声响。十七孔桥的声音可能就和东棉花胡同的不一样。这风,硬邦邦的,轰隆隆的,听不见松涛阵阵,只觉得惊涛骇浪,吹过人的感觉像爪子划过一般,一不小心,爪痕都要出来了。
明晃晃的十七孔桥。
杭州西湖边的柳树,好像常年就是绿的,叶子脆生生的像窝在温室里,北京的河边,柳树也很常见,不过此时,见不着什么叶子,只剩下孤家寡人的枝条,跟荡秋千似的和风周旋。
放在前两天,风不大又日光正好的时候,就不会如此窘迫。懒洋洋地咬着糖葫芦走街串巷,胡同里,颜色鲜艳的大门,墙瓦,对联,灯笼,琉璃,叫人不觉得街边的树有多萧索——都乖乖变成灰绿色的,来衬的这红,这黄,这蓝,有多傲人和倔强。朋友说,今年北京已算暖冬,河流结的是薄冰。若从高处俯瞰昆明湖,那一小块融化的流动的色彩和青海的湖还有点相像。阳光踩在这冰面上都滑得出溜,迸溅出耀眼的金点。
随处可见的五彩糖葫芦。
胡同里唠嗑的大爷。
不知道还以为是哪个王爷府。
说到景致,我偏爱天坛公园里的祈年殿。这蓝色美得出奇。所以,一直等到六点半才离开天坛公园,只为瞧一瞧它亮灯后的模样。事实证明,哪里需要这光那光的,日光下的祈年殿,就足够优雅和高贵,像一条盘踞在此长眠的巨龙,每一张鳞片都那么顺服悦耳。
白塔公园看白塔。
祈年殿全身。
祈年殿近照。
北京的大风天,最好就是躲进一家咖啡店。选个窗边,只为了晒滚烫的太阳,将身上的寒气晒干。窗外种了片竹子,偏安一隅,风一吹,摇曳生姿。
临走前喝的咖啡。
没想到,北京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