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尼泊尔]用数字解读珠穆朗玛峰 - 2025年版本

编译:Mintina

欢迎来到2025年珠穆朗玛峰商业探险规划。此刻距离春季登山季仍有数月时间。在4月初季节正式开始之前,我们对2025年珠穆朗玛峰远景进行了一些更新。内容将深入分析喜马拉雅数据网站提供的珠穆朗玛峰相关数据。

喜马拉雅数据网站

从空中俯瞰珠穆朗玛峰

照片提供:earthobservatory.nasa.gov

对于那些密切关注珠穆朗玛峰商业探险活动的人们,官方公布的山峰登顶数字一直都是一项里程碑。2024年12月,喜马拉雅数据网站/HDB更新了珠穆朗玛峰最新的攀登数据。本文将细致分析其中部分内容,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趋势和山峰的细枝末节。

现在,人们可以免费从喜马拉雅数据网站/HDB下载刊载的内容,包括自1905年起直至现在的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山峰几乎所有山峰探险攀爬记录。不过,网络技术负责人Richard Salisbury和现在的网站负责人,德国记者Billi Bierling表示他们改变了工作模式,因为现今去往“尼泊尔八座八千米级别山峰传统线路尝试商业探险攀登的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网站已经无法按照传统做法对每位登山者,或是探险领队进行采访。所以他们决定,(仅)专注于八千米高度和其他商业探索山峰全新且有趣的线路,此外还有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范围内人们采用阿尔卑斯风格攀爬全新线路,以及存在技术挑战的山峰。”网站现在使用尼泊尔文化,旅游 & 民航局提供的商业探险山峰登山者登顶数据。此外,他们也希望团队和登山者通过网站填写他们的攀登信息。

喜马拉雅数据网站现任负责人Billie Bierling身处洛子峰

照片提供:Billie Bierling

在涉及细节内容之前,这里有部分需要解释的术语。喜马拉雅数据网站/HDB使用的“雇用”一词界定任何以此为业,赚取收入协助开展探险活动的人。所以“雇用人员”包括夏尔巴,中国西藏自治区藏族工作人员,背夫和向导。此外还有一些在珠穆朗玛峰生态系统中提供帮助的少数族群,包括Tamang族,Magars族,Rai族,等。而在珠穆朗玛峰北坡还有为旅行者提供帮助的汉族和藏族个体。部分文章倾向于把这些人称之为山峰工作人员,或是高海拔工作者。

“队员”通常所指的是那些向一名,或多位向导支付费用,协助他们推进攀登探险活动的人。团队成员,外国人和西方人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相互混用(编者按 - 根据早期探险和商业探险活动的习惯),但一些时候,如中国,日本和韩国登山者并不把自己视作为“西方人”

远景

2024年,几十位登山者列队前行,这里距离珠穆朗玛峰顶端仅数米

照片提供:Vanayak Malla拍摄的视频截图

观察者认为,2025年珠穆朗玛峰春季登山季山峰两侧将有约700-800名登顶者,西藏自治区一侧至少有150人(队员及雇用人员),尼泊尔一端则超过650人。即使达到这个数字,取得成功的人员数量也无法超过疫情之前的纪录,2019年共有877人次登顶,尼泊尔一侧661人,西藏自治区216人。2024年,山峰尼泊尔南坡有787人次站在顶峰,西藏自治区一端的数字为74人次。

查看整体数字,历史上,7,269名登山者在珠穆朗玛峰取得成功,攀登总数为12,884人次,335人在尝试所有线路期间遇难。尼泊尔一侧依然更受欢迎,现在也变得更为致命。现今,夏尔巴成为到达山峰顶端人数的主体。

1922年至2024年的死亡人数

尼泊尔 中国西藏自治区 总人数
队员 4,246 2,039 5,899 49%
雇用人数 4,910 1,689 6,097 51%
总登顶数字 9,156 3,728 12,884
[/color] 69% 31%
队员死亡人数 120 86 206 61%
雇用人员死亡数字 105 24 129 39%
总死亡人数 225 110 335 2.7%
64% 36%
死亡比率 1.14 1.08 1.12

需要解释的是,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的两次事件占雇用人员遇难人数的21%。2014年4月16日,Khumbu/昆布冰川的一座冰塔崩塌,导致17人丧生,此外,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7.8级地震,引发与珠穆朗玛峰和洛子峰相对的普木日峰/普莫里峰出现严重雪崩,17人在山峰遇难;雪屑掩埋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一半区域,另外10人丧生。2023年,珠穆朗玛峰尼泊尔一侧出现了创造纪录的死亡人数,共18人在春季攀登期间遇难。

2023年春季,登山者沿珠穆朗玛峰Khumbu/昆布冰川行进

照片提供:Westend61/Getty Images

数字解读

更多登顶,更多死亡

照片提供:climbernews.com

珠穆朗玛峰永恒的吸引的确是颇为奇怪的反常现象。当一个季节出现创造纪录的死亡人数,接下来的季节则会出现更多的攀登者。例如:

• 2006年 -11人遇难,494人次登顶

• 2007年 - 7人遇难,634人次登顶 +25%

• 2012年 - 10人遇难,581人次登顶

• 2013年 - 8人遇难,684人次登顶 +17%

• 2014年* - 16 人遇难,134人次登顶

• 2016年 - 5 人遇难,679人次登顶

• 2023年 - 18人遇难,668人次登顶

• 2024年 - 8人遇难,861人次登顶 +25%

* 2014年登山季17名/16名山峰工作人员因冰塔崩塌遇难而即刻结束。2015年,由于里氏7.8级地震,山峰两侧同时关闭。

自1953年珠穆朗玛峰首攀起,山峰全部线路有12,884人次登顶,取得成功的人员数量为7,269人。多次登顶山峰的登山者包括1,670名队员和2,003位夏尔巴,共4,620次站在山峰顶端。女性队员共962次成功到达顶峰。

尼泊尔一侧显然是更为热门的选择,同时也有着最高的整体死亡数字和死亡率。这一侧,9,156人次取得成功,225人遇难,或是2.7%,比率为1.13。而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端,成功到达山峰顶部的人数为3,728人次,110人死亡,或是3.0%,比率为1.08。

至于那些并不使用辅助氧气的人们,尼泊尔南坡的遇难人员数量为116人,占这一端总遇难人数的51%。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没有利用辅助氧气攀登的人员中41人丧生,占总死亡人数的37%。由于规定要求在从这里开展尝试的中国攀登者必须已经登顶一座八千米级别山峰,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的登山者更具经验,所以遇难人数相对更少。而山峰两端共有157名登山者在不利用辅助氧气尝试期间丧生,占总遇难人数335人的47%。

需要说明的的是,全部雇用协作人员和队员的死亡率包括那些身处山峰大本营的人们,而不仅是登顶山峰的攀爬者。珠穆朗玛峰上一次山峰两端均无人去往山峰顶端还是1974年。

消息来源:喜马拉雅数据网站

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或是尼泊尔一端?

珠穆朗玛峰

照片提供:《美国国家地理》/NGM

2008年前,中国一侧的登山者人数逐步接近尼泊尔一端攀爬者的人员数量。相较而言,2000年,尼泊尔一侧登山者占当年攀登总数的62%,中国一端为32%。总之,2007年,差距逐渐缩小,尼泊尔的数字为59%,中国为41%。随后,2008年,由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传递,山峰中国一端短暂关闭。部分团队迅速转向山峰尼泊尔一侧。而2020年至2023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珠穆朗玛峰西藏自治区一端关闭,数量众多的团队进一步转至尼泊尔,导致趋势进一步扩大。

1994年至2007年之间,Russel Brice/罗萨尔共带领2,019名(外国)登山者在中国境内进行攀登,其中包括2007年的53人。但2008年后,他决定留在山峰尼泊尔一端。数年前,Birce/罗萨尔出售了自己的公司,Himalayan Experience。在此期间,中国一侧的登山者人数稳步且缓慢增长。此外,中国登山协会颁布规定,每个登山季的许可数量限制在300张以内,而尼泊尔一侧则没有任何相关规定。2019年,尼泊尔的整体攀登者数量占山峰两侧总人数的75%。

信息来源:喜马拉雅数据网站

自然灾难和费用上涨

2023年,珠穆朗玛峰南坡顶端山脊区域

照片提供:wellnepaltreks.com

2014年的雪崩,随后的夏尔巴罢工,以及2015年地震使人们在此后涌向山峰北坡;现在看起来,2015年的地震对于山峰两侧的登山活动仅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影响。这被视作是一次自然灾害,并非仅对山峰一侧造成破坏。事实上,2015年,中国和尼泊尔政府均关闭了山峰。

一张外卡就是中国一侧的登山许可价格/进山费用上涨。此刻,珠穆朗玛峰中国/北坡四人及以上人数探险团队的许可花费为15,800美元-18,000美元/人。尼泊尔将在2025年提高攀爬许可价格,从11,000美元上涨至15,000美元,所以人们仍在密切注视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端是否会进一步调整登山许可报价。上世纪末期,利用数千美元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时日显然已经一去不返。

死亡率继续增长

照片提供:aknextphase.com

珠穆朗玛峰共有335人遇难。自1922年7名夏尔巴因滑坠遇难开始,山峰每年平均有五人死亡。自2010年至2023年,平均死亡人员数量上升至每年8人。2014年冰塔崩塌,2015年地震共导致31名夏尔巴丧命,两次事件也使得山峰人员年平均死亡数字直线上升。而2023年,山峰出现了创造纪录的遇难人数,18人。所有这些全部发生在山峰尼泊尔一侧。

更为深入地分析每个时期的情况,1921年至1999年的山峰死亡率为1.80,170人在山峰遇难,100名队员和70位雇用人员。由于先锋尝试全新线路,以及夏尔巴主要负责运输物资,所以队员中人员死亡数字要高于雇用群体。

新千年伊始,商业化登山探险迅速发展,珠穆朗玛峰死亡率极具下降,从1.80将至0.80。开辟全新线路的探险数量相对更少,西方探险公司,如Adventure Consultants,Jagged Globe,Himex,或是International Mountain Guides,以及现今相对较新的Climbing the Seven Summits,Furtenbach Adventures和Madison Mountaineering,此外还有尼泊尔探险公司,如Asian Trekking,8K Expeditions和Seven Summit Treks/SST带领大多数商业客户集中在山峰东南山脊或是东北山脊,这分别是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的传统路线。2000年至2024年间,165人在山壁死亡,死亡率为0.77,不过,遇难的队员人数为106人,依然高于不幸罹难的夏尔巴,59人的数字。

信息来源:喜马拉雅数据网站

遇难人数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明显更高的夏尔巴协作比率,流速迅速提升的先进辅助氧气设备(高达8升/分钟),精良的装备,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更多人加入经验极为丰富的商业探险队伍进行尝试。

更少人遇难的利好消息(1921年-1999年:170人,相较于2000年-2023年,157人)也源自攀爬珠穆朗玛峰的整体人数不断攀升。相较之前80年,过去25年时间里,去往大本营之上的登山者人数几乎翻倍 - 14,641人(6,375名队员,以及8,266名协作)。1921年至1999年 - 这个数字为5,585人(2,796名队员,以及2,789名协作)。

总之,对于队员来说,死亡数据显示山峰两侧所有线路从顶峰下撤的过程更为致命,相较而言,山峰尼泊尔人一侧,108人在返回期间死亡,而攀登过程中,29人遇难,同一时期,在西藏自治区一端,48人成功登顶后遇难,11人在行进时死去。

照片提供:gripped.com

在八千米级别山峰之中,珠穆朗玛峰有着最高的绝对死亡人数(队员和雇用人员),为335人,但是1.11的死亡率几乎在全部14座山峰之中垫底。安纳普尔纳I峰是最为致命的八千米高度山峰,每约15次登顶便有一人丧生(73:514),或是3.30的死亡率。卓奥友峰最为安全,4,158人次成功站在山峰顶端,52人遇难,死亡率为0.54,接下来是洛子峰,0.61。需要说明的是,200名珠穆朗玛峰遇难攀爬者中的79人是从顶峰下撤期间死亡,或是39%。乔戈里峰/K2峰的死亡率从历史上的1:4迅速下降至1:8,主要原因是有着惊人夏尔巴协作比率的商业探险团队出现在这里。

选择向导至关重要,2023年和2024年,26名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死去的攀登者之中23人加入了低于中间价格的探险团队。

2015年4月25日,地震导致珠穆朗玛峰大本营引发雪崩,而2015年春季登山季刚刚开始。这里至少有18人遇难,直升飞机营救正在展开

照片提供:Azim Afif/美联社

在2014年,2015年和2023年大量人员死亡的事件发生后,尼泊尔一侧安全攀爬的声名显然不复存在,而西藏自治区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员遇难的情况。2004年和2006年分别有六人和八人丧生。2023年珠穆朗玛峰商业探险活动期间,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没有人员丧生,至于尼泊尔一端,上一次没有遇难人员报告还是2010年。1981年,山峰两侧均没有人员在山壁丧生。

需要说明的是,喜马拉雅数据网站/HDB统计所有雇用工作人员和团队成员的死亡率,其中包括那些身处大本营的人员,而非仅是成功到达顶峰的登山者。

传统-98% vs 非传统线路-2%

珠穆朗玛峰西脊的状况差别很大,从暴露的岩石到厚重的雪层和陡峭的冰壁。2021年,Kobusch在山峰海拔约6,500米高度进行攀登

照片提供:Daniel Hug

有趣的细节,截止2024年12月,珠穆朗玛峰12,884人次登顶记录之中仅有187人(141名成员和46位雇用人员)选择了东南山脊,或是东北山脊之外的“非传统”路线。70人(44名成员和26位雇用人员)在攀爬过程中遇难 - 占总死亡人数的21%,这也部分解释了商业探险活动更倾向于传统路线的原因 - 因为风险更低。在非传统线路取得成功数量国家的登山者为尼泊尔(67人),美国(27人),日本(26人),韩国(23人),前苏联(23人)和俄罗斯(16人)。

下文图表解释了沿传统路线进行攀登人员之中79%遇难者的死亡原因,山峰东南山脊线路的遇难人数为175人,或是52%。2023年创造纪录的死亡人数和2014年珠穆朗玛峰西肩冰塔冰塔,席卷Khumbu/昆布冰川,17人丧命占数字的主要部分。此外,2015年,尼泊尔发生里氏7.8级地震,引发普木日峰/普莫李峰-林格仁峰山脊线出现雪崩,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14人死亡:这是单次偶然事件,又或是持续令人担心的因素仍旧等待论证。所以,登山者只能自行做出判断,理论上,传统线路相较而言更为安全。

以下是2024年珠穆朗玛峰的死亡情况总结

原因 东北山脊线路/北坡 东南山脊线路/南坡 南坡其他线路 北坡其他线路 综述
雪崩 9 41 13 14 77
滑坠 18 34 18 8 78
急性高海拔病症/AMS 12 31 0 5 48
暴露/冻伤 11 10 2 3 26
生病(非极性高海拔病症) 5 18 1 1 26
体能衰竭 12 17 0 1 30
冰川崩塌 0 17 2 0 19
冰裂缝 0 10 0 0 10
失踪 4 6 0 3 13
其他/未知 3 2 1 1 7
落石/落冰 0 5 0 0 5
总计 74 191 34 36 335
大本营之上的死亡率 0.89 1.02 2.28 1.83
总%比 21% 52% 13% 12%

珠穆朗玛峰此前最后一次出现全新线路是由一支韩国探险队在2009年开辟,当时,他们在山峰西南山壁取得成功。2019年,Cory Richards和Esteban “Topo” Mena开展了一次勇敢的尝试,试图沿珠穆朗玛峰东北壁一条檐沟完成一条1,997米/6,551英尺距离的垂直路线。这条檐沟与高处山脊相连,登山者可以继续攀登陡峭的山壁到达顶峰。路线从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海拔6,500米/21,325英尺的2号营地之上开始。最终,在“山壁停留40小时,期间仅露天宿营一次”,由于“我们遭遇恶的状况,结合自己选择的策略,以及付出的努力”,他们从约7,600米高度折返。

辅助氧气,登顶和死亡

珠穆朗玛峰

照片提供:Guillaume Baviere

鲜少有人在不借助辅助氧气的情况下站在珠穆朗玛峰顶端,事实上,仅有230人取得成功,仅占自1953年起总登顶人数的1.8%。深入解读数据,335名死亡人员中178人在遇难时没有利用辅助氧气,不过这存在误导,因为大量遇难者,准确地说,104人是为人们铺设登山线路的夏尔巴。大多数人没有借助辅助氧气是因为他们身处山峰海拔较低区域。一个例子就是2014年冰塔崩塌和2015年的地震,共导致31人遇难,而当时他们全部身处1号营地之下区域,所以并未开始使用辅助氧气。

至于2000年至2024年间珠穆朗玛峰两侧队员,而非夏尔巴使用和不使用辅助氧气的攀爬记录,6,689名期待去往顶端的队员之中5,041人借助辅助氧气到达顶峰,或为80%。而没有借助辅助氧气攀爬的665名队员之中,96人最终取得成功,登顶率为15%。换句话说,使用辅助氧气时,登顶概率提升了五倍。

查看2000年至2024年间珠穆朗玛峰两侧队员而非夏尔巴攀登者中借助和不借助辅助氧气的死亡率,计划使用辅助氧气尝试的5,401名队员里73人遇难,死亡率为1.1%。没有利用辅助氧气去往大本营之上的队员里,28人遇难,死亡率是5%。换句话说,如果不借助辅助氧气,死亡的可能性是使用的五倍。

底线就是,利用辅助氧气能够增加登顶,以及活着返回的几率。

夏尔巴协助和登顶…

在山峰工作的夏尔巴

照片提供:https://snowbrains.com

过去15年间,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夏尔巴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在商业探险活动早期,通常情况是,队伍的协作比率为1名夏尔巴(雇用人员)协助三,或是四位职业登山者,1:4,或是25%。上世纪九十年代和2000年代早期,商业队伍负责人提高了协作比率,约为2-3名夏尔巴陪伴五位客户(队员),比率为3:5,60%。而现今,两名夏尔巴服务一位客户的做法颇为常见,这是2:1的配比,或是200%。需要更多辅助力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数多得多的缺乏经验登山者来到山峰,夏尔巴需要为他们运送更多装备(之前的攀爬者可以一定程度自行背负部分物品),现今,人们调节的氧气流量更大,而且在相对更低的区域开始使用辅助氧气,从而需要数量更多的相应物资。此外,高端向导服务承诺,身处山峰时,无论何时都会有一名夏尔巴陪伴在侧。

1992年,山峰南坡开始商业化攀登,22名夏尔巴和65位队员到达山峰顶端,通过计算,雇用人员与成员的比率是0.34。2010年,196名夏尔巴和175位成员取得成功,比率为1.12。而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端,事情的变化更为明显。2000年的情况是17:38,或是0.45,相较而言,2019年则为106:110,或是1.04。

2021年,尼泊尔一侧的数据达到令人震惊的1.42。不过公平地说,2021年山峰南坡有超过150名成员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症状)离开珠穆朗玛峰,而他们的夏尔巴依然留在这里继续攀登,让自己的履历再增加一次登顶。2024年,在尼泊尔一侧,这个比率达到惊人的1.5。换句话说,每一名队员站在山峰顶端,相应就有1.5位夏尔巴跟随达到顶峰。2022年,数字更为令人咋舌,为1:1.62,415位夏尔巴与256名客户在山峰尼泊尔一端开展攀登。现今,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夏尔巴和藏族工作人员数量已经超过客户,为6,590人次 vs 6,283人次。根据下端的图标显示,这种协作比率的趋势在尼泊尔一侧的增长更为明显。

信息来源:喜马拉雅数据网站

说明,表格中西藏自治区一侧2008年数据极具下降是因为当时中国一侧为火炬传递短暂关闭了珠穆朗玛峰北坡,2019年-2023年,山峰这一端没有外国登山者进行攀登。

珠穆朗玛峰 - 无法抵抗的诱惑

珠穆朗玛峰顶峰的经幡/风马

照片提供:Dmitri Alexander

根据此前的讨论,1992年,Adventure Consultants公司的Rob Hall 和Gary Ball带领四位付费客户去往顶峰,自此,商业探险逐渐兴起,在山峰取得成功的登山者人数急速增长。1985年,David Breashears陪伴Dick Bass去往山峰,这被视作是珠穆朗玛峰商业化产业的雏形;其他公司纷纷成立,包括Kari Kobler,Kolbler and Partner and Todd Burleson,Alpine Ascents International。

即使是价格明显上涨,每年,珠穆朗玛峰仍吸引着大量人群。过去十年时间里,山峰尼泊尔一侧雇用西方向导探险公司的平均服务价格从64,000美元/人上涨至现今的71,500美元/人,同时尼泊尔向导带领队伍的报价也从35,000美元/人提升至45,000美元/人,不过折扣通常高达25%。在山峰西藏自治区一侧,探险花费从32,750美元/人暴涨至75,000美元/人,主要是因为西方团队营销“快速/闪速/急速”项目,这比传统日程安排需要更多的人力支持。

日暮时分的珠穆朗玛峰北坡

照片提供:ackiee.com

自1996年珠穆朗玛峰臭名昭著的山难导致15人丧生开始,山峰登山探索生意一直稳步增长。2008年,中国政府因为火炬传递暂时关闭山峰北坡,登顶人数骤降,也时山坡这一侧的队伍逐渐向南坡倾斜。2014年,尼泊尔一端的罢工导致南坡的攀登戛然而止,随后,2015年,地震使山峰两侧的探险活动即刻终止。当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2020年至2023年珠穆朗玛峰北坡没有外国人开展登山,而尼泊尔仅在2020年关闭山峰,但因为并不愿放弃外汇收入,自此一直允许外国人攀登。人们需要了解的是,在每个“糟糕”的年份后,第二年便会出现人数创造纪录的登顶。所以,看起来糟糕的消息会增加珠穆朗玛峰的魅力,如同飞蛾扑火。

珠穆朗玛峰的细枝末节

2024年春季的珠穆朗玛峰

照片提供:© archivio Silvestro Franchini

根据喜马拉雅数据网站/HDB:

• 一次真正的独立攀登,由Reinhonld Messner于1980年季风季期间在山峰北坡完成

• 35次横跨

• 22滑雪/单板滑雪下撤

• 13次采用降落伞设备(滑翔伞)返回

• 15次存在争议的攀爬

• 14次不被认承认的攀登

有趣的事实

接近珠穆朗玛峰顶端的暴露山脊区域

照片提供:拉巴夏尔巴/Getty Images

地理知识

商业探险队伍沿山峰南坡称之为Balcony的地点去往珠穆朗玛峰顶部。此时,各种因素的持续影响或会使拥挤状况愈演愈烈


照片提供:Mark Fisher/Fisher Creative

• 珠穆朗玛峰最近测绘的海拔高度为8,848.86米或是29,032.69英尺

• 山峰顶端位于尼泊尔和中国边界,南坡为尼泊尔一侧,而北坡则是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端

• 山脉存在超过六千万年

• 珠穆朗玛峰的形成是印度板块挤压亚洲板块的结果

• 珠穆朗玛峰每年增长约6.4毫米/1/4英寸

• 山峰由不同的有机物质,石灰石和大理石组成

• 岩石顶峰终年覆盖着厚重的积雪

天气情况

清晨阳光照射下珠穆朗玛峰的阴影,这张照片是在顶峰拍摄

照片提供:Jon Mills

• 珠穆朗玛峰顶部几乎终年有急流盘踞

• 这里的风速可能超过321.9公里/小时(200英里/小时)

• 气温可降至-62.2°C摄氏度/-80°F华氏度

• 每年5月中旬,急流向北侧移动,风速变得平缓,天气足够温暖,允许人们尝试登顶。这被称之为“冲顶周期”。这与每年秋季11月的秋季周期颇为相似

• 西山坳可能变得相当炎热,温度会超过40°C摄氏度/100°F华氏度,而这是登山者去往顶峰的必经之地

历史知识

照片顶端为希拉里台阶区域

照片提供:拉巴夏尔巴/Getty Images

• 如同世界上所有的山峰一样,本地勤劳的人们首先看到这座山峰

• 在藏语中,艾佛斯特峰被称作珠穆朗玛峰,意为宇宙的母亲女神

• 尼泊尔政府把艾佛斯特峰叫做萨迦玛塔峰,意为天空女神

• 1841年,乔治.艾佛斯特爵士带领的支英国测绘团首次向西方世界介绍了这座山峰(当时这里仅被简单地称之为b)

• 珠穆朗玛峰/艾佛斯特峰最初被定名为XV/十五峰,1856年,测绘人员计算出的山峰高度约为8,840米/29,002英尺

• 1865年,山峰被命名为艾佛斯特峰,用此时已经过世的乔治.艾佛斯特爵士的名字定名

• 1995年,山峰海拔高度调整至8,848米/29,028英尺

• 2005年,中国一侧的测绘结果为8,844.43米/29,015米(当时没有计算岩石表面覆盖雪层的厚度)

• 2020年,使用全球卫星定位/GPS设备,中国和尼泊尔宣布了联合测绘的结果,认定山峰高度为8,848.86米/29,031.69英尺

早期的尝试和登顶

2024年春季登山季,8K Expeditions团队的登山者身处珠穆朗玛峰南峰附近,背后是顶峰山脊

照片提供:8K Expeditions

• 1921年,一支英国探险队伍首次在山峰北坡(当时中国西藏地区)进行尝试(1921年是勘察活动,事实上,1922年,英国人才在山峰进行首次严肃尝试)

• 1953年5月29日,来自新西兰的艾德蒙德.希拉里爵士和丹增.诺尔盖首次到达山峰顶端。他们是John Hunt上校带领的英国探险队伍成员,二人沿山峰南坡登顶

• 山峰北侧的首次成功攀登出现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者,屈银华,王富洲和贡布站在山峰顶端

• 最为年轻的登顶者是来自美国的Jordan Romero,2010年5月23日,时年13岁零10个月,他从山峰北侧取得成功

• 最为年长的攀爬者是日本登山者三浦 雄一郎,这位时年80岁的登山者于2013年5月23日完成攀登

• 首位没有使用辅助氧气到达山峰顶端的攀爬者是来自意大利提洛尔地区的Reinhold Messner和Peter Habler,他们于1978年站在山峰顶端

• 1980年,Reinhold Mess成为唯一一位真正独立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者,当然,他没有使用辅助氧气。他沿中国西藏自治区一侧的Great Couloir线路站在顶峰

男性登顶记录

• 最为年轻的男性登顶者是来自美国的Jordan Romero,2010年5月23日,时年13岁零10个月,他从山峰北侧到达顶峰

• 最为年长的男性登顶者是来自日本三浦 雄一郎,时年80岁的攀登者于2013年5月23日取得成功

• 卡米日塔(Topke)夏尔巴(Thami地区)保持着登顶山峰次数最多的纪录,30次到达顶峰,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5月

• 来自Pangboche村的巴桑达瓦夏尔巴27次站在山峰顶端,上一次是在2023年5月23日

• 阿帕夏尔巴(Thami Og地区)和普巴扎西夏尔巴(Khumjung地区)是登顶山峰次数第三多的攀登者(男性或是女性),二人均21次到达山峰顶部,现在,二人已经退休

• 英国人Kenton Cool是成功攀爬山峰次数最多的非夏尔巴登山者,17次站在顶峰,他最近一次成功登顶山峰是在2023年

女性登顶记录

• 首位到达珠穆朗玛峰顶端的女性是日本登山者Junko Tabei/田部井 淳子,她于1975年5月16日取得成功

• 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最为年长的女性登山者是来自日本的Tamae Watanabe/渡边 玉枝,时年73岁的攀爬者于2012年沿山峰北侧到达顶峰

• 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最为年轻的女性登山者是印度人Malavath Poorna,时年13岁零11个月,2014年5月25日,她从山峰南侧取得成功

• 截止2024年12月,962名女性登顶珠穆朗玛峰

• 来自尼泊尔的拉巴夏尔巴保持者女性登顶山峰次数的记录,共为十次(两次从南坡,八次沿北坡)

登顶统计数据

2024年5月21日,距离珠穆朗玛峰顶端数米的地点出现严重拥堵,5月22日,雪檐崩塌,导致8K Expeditions团队40岁的英国登山者Daniel Paul Paterson和自己的夏尔巴,23岁的帕次腾吉夏尔巴滑坠遇难

照片提供:Vanayak Malla

• 截止2024年12月,珠穆朗玛峰共12,884人次登顶,7,269人沿所有不同的线路取得成功

• 队员(客户)的成功攀爬记录为6,285人次,雇用人员(夏尔巴)的数据为6,593人次

• 962名女性登山者取得成功

• 1,670人多次攀登珠穆朗玛峰

• 夏尔巴群体保持着最多登顶次数的距离,2,003人完成了6,623人次登顶

• 101名夏尔巴十次,或是十次以上到达山峰顶部

• 1,166名夏尔巴多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共4,620次取得成功

• 相较而言,山峰尼泊尔一侧更受欢迎,有9,156人次登顶记录,而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端侧的数字则为3,728人次

• 截止2024年12月,229名登山者没有使用辅助氧气到达山峰顶部,约占总登顶人数的1.7%

• 35名登山者从山峰一侧横跨至另外一侧

• 681位攀爬者从尼泊尔和中国西藏自治区两端取得成功

• 172名登山者在单一登山季超过一次到达山峰顶端,其中84人在首次取得成功后七日内再次来到顶峰

• 全部探险活动中约66%的团队至少有一人成功站在山峰顶端

• 来自美国的队员进行了数量最多的国家攀登,1,078人次,随后是中国683人次,印度,605人次,英国,560人次

遇难统计数据

一位遇难登山者的遗体被带离珠穆朗玛峰山壁的细节

照片提供:Elia Saikaly

• 1922年至2024年12月,335人在珠穆朗玛峰遇难,这是约2.7%的登顶死亡率,又或是尝试去往顶峰人员数量的1.11

• 203名西方人及132位夏尔巴在珠穆朗玛峰遇难

• 65-69岁之间队员的死亡率最高,为2.94

• 西方登山者的死亡率更高,为1.36,作为比较,雇用人员之中,比率为0.84

• 死亡人员中122人在尝试不借助辅助氧气去往顶峰的过程中丧命

• 14名女性在山峰遇难,死亡率为0.81,相较而言,对于男性登山者,这个数字为1.14

• 335名遇难的登山者之中,93人在下撤过程中死亡,或2.8%

• 尼泊尔一侧的9,156人次登顶记录中有225人遇难,或2.5%,比率为1.12。130人,或是27%在没有使用辅助氧气进行尝试期间殒命

• 截止2024年12月,中国西藏自治区一端3,728人次登顶记录中有98死亡,或2.6%,比率为0.98。38人在没有使用辅助氧气的情况下遇难

• 英国和日本的登山者之中遇难人数最多,分别为17人

• 大多数遗体依然留在山峰之上,不过中国一侧移动了大量处于明显位置的尸体

• 山峰两侧导致死亡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为,雪崩(77人),滑坠(75人),高海拔病症(48人)和体能衰竭(26人)

• 从1922年至1999年:1,170人次登顶记录中有170人在珠穆朗玛峰遇难,或14.5%。但是从2000年至2021年,死亡率极具下降,10,826人次登顶记录中有157人死亡,或1.4%

• 总之,期间四年的死亡率有所增加,2014年,山峰有17人遇难,2015年,14人,2019年,11人,2023年,创造纪录的18人

• 利用更为出色的物流条件,适宜的辅助氧气数量,以及更加有效的山峰协助,2023年至少11人的死亡可以避免

• 遇难人数减少的首要原因是更高程度的夏尔巴协助,更高的辅助氧气流量,更加先进的装备,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报及更多人参加商业探险队伍进行攀爬

2024年春季登山季

2024年5月22日早晨,在山峰南坡悬垂的雪檐坍塌后,一名登山季不顾一切地尝试回到安全地点

照片提供:Vinayak Malla

• 2024年,珠穆朗玛峰有861人次登顶,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一侧,74人次,尼泊尔一端787人次

• 除去5人之外,所有登山者使用了辅助氧气

• 77%进行尝试的攀登者取得成功

• 共有73名女性取得成功,尼泊尔女性普久江姆拉玛打破了2021年曾燕红保持的珠穆朗玛峰已知最快的女子速度攀登纪录,全新的时间为14小时31分钟;此外,尼泊尔记者Purnima Shrestha创造历史,成为首位在一个登山季三次成功登顶山峰的女性

• 山峰共有八人丧生

攀登

2024年5月末,登山者身处珠穆朗玛峰顶峰山脊

照片提供:Alex Abramov/7 Summits Club团队

• 珠穆朗玛峰上有18条不同的攀爬线路(截止到此刻,登山者成功攀登了其中15条,剩下三条依然为目标路线)

• 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40日时间(一次登山探险活动现在的平均周期约为37日),从而让身体适应高海拔区域

• 部分登山者在家中使用高海拔/低氧营帐作为“事先海拔适应训练”,从而把珠穆朗玛峰探险活动出发-返回的周期缩短至两至三周

• 在珠穆朗玛峰顶端每次呼吸,人体获得氧气比海平面减少约66%

• 纤细的尼龙绳索让登山者能够避免掉落

• 登山者在登山靴外佩戴的刺状装备被称作冰爪

• 他们使用冰镐停止滑坠

• 厚重,蓬松的鹅绒羽绒服能为攀登者保暖

• 大多数登山者都会食用大量米饭和面条(因为他们的厨师是来自本地的尼泊尔人,又或是中国藏族工作人员)

• 几乎所有攀爬者都会借助辅助氧气,因为山峰海拔很高,同时可以帮助登山者保暖

• 攀爬这在海拔7,925米/26,000英尺处开始使用辅助氧气,这会令他们感受到914.4米/3,000英尺的差别,这样他们来到8,230米/27,000英尺高度时,感觉如同身在7,315米/24,000英尺区域

• 登山者需要年满16岁才能从山峰尼泊尔一侧进行,而中国一端对于年龄的要求为18至60岁

• 探险活动的平均时长为37日

夏尔巴协作

Sherpa一片中的影像

照片提供:globaljournalist.org

• 夏尔巴是一个族群的名称。大部分夏尔巴族居住在尼泊尔东部。过去数百年间,他们从当时(中国)西藏(地区)迁徙至此。夏尔巴意为“来自东方的人”

• 夏尔巴同时也被作为姓氏使用

• 他们的名字通常反应了他们出生的时间

◦ 尼玛 - 周日

◦ 达瓦 - 周一

◦ 明玛 - 周二

◦ 拉巴 - 周三

◦ 普巴 - 周四

◦ 巴桑 - 周五

◦ 边巴 - 周六

• 登山者雇用夏尔巴作为向导,运送帐篷,并在高海拔营地准备食物

• 夏尔巴把攀登珠穆朗玛峰视作一份谋生的工作

• 如同所有人一样,夏尔巴也会因为海拔变化患上高海拔病症,但相对而言,身处高海拔地点,他们比外国人的表现更为出色

• 夏尔巴认为站在珠穆朗玛峰的绝对顶端是不敬行为,因为这里是米友朗桑玛,山峰女神的居住地

不为人知的细节

珠穆朗玛峰南坡高处营地

照片提供:尼腾吉夏尔巴

• 巴布赤日夏尔巴于1999年在珠穆朗玛峰顶端度过一晚

• 卡米日塔(Topke)夏尔巴(Thami地区)保持着登顶珠穆朗玛峰次数最多的纪录(男性或是女性),他30次站在山峰顶端,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5月

• 每年,南坳一侧需要使用超过11,000米/33,000英尺长度的绳索铺设路绳

• 从珠穆朗玛峰南坡进行攀登,你必须年满16岁,在山峰北坡,最低年龄限制为18岁

• 登山者每日会消耗超过10,000卡的热量,而在冲顶过程中,这个数字会翻倍

• 登山者会在探险过程中减重约8至18斤/10至20磅

信息来源:Alan Arnette,Mintina T.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