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首个地方性法规落地!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护航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任务。大连市最近通过实施《大连市经营主体服务条例》(简称“条例”),标志着东北地区首个以服务经营主体为核心的地方性法规正式落地。此举不仅为各类企业经营提供了“硬核”护航,也让大连市在营商环境建设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定义新标准:经营主体满意首当其冲

《条例》的出台历时两年,经过深入的调研和广泛的征求意见。其最终目的在于提升经营主体的满意度,这被公认为营商环境的“金标准”。大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指出,《条例》共包含37条,覆盖了从企业开办到注销的全链条服务,力求为经营主体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的支持。

这一条例强调政务服务高效办理,并将加强公共服务与要素保障作为重点。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大连市希望能够真正实现法治与营商环境的良性互动,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解决融资难题:企业响应热烈

作为大连博大世界海鲜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魏静对《条例》的实施充满期待。她表示:“相信以后会有更多企业像我们一样,不再担心融资难的问题!”博大公司是全国进口北极虾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但因月度货款额度可高达亿元,其融资成本显得尤为突出。正是在去年的大连市“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中,该公司在政府的帮助下精准对接了担保机构和银行,顺利获得了融资支持。

《条例》的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需深化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对接,以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同时,建立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完善,为符合标准的经营主体提供必要的融资政策支持。这无疑为未来企业获取资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多方参与:各部门共同发力

大连市数据局负责营商环境建设,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指出,将利用多种形式提升社会对《条例》的知晓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组织研究制定配套措施。通过有效的社会动员和宣传,大连市期望每个企业都能享受到《条例》带来的实惠。

这些配套措施将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进行精准施策。同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条例》的落实与成效,实实在在地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继续前行:法治助力营商环境升级

近年来,大连市已经陆续推出了《大连市社会信用条例》和《大连市外商投资促进条例》等多项法规,以不断完善营商环境。这次《条例》的出台,是大连市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通过这些法规的大力实施,大连市期望打造成为“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助推经济发展。经营主体的信心在持续提升,竞争优势将随之增强。

总的来说,《大连市经营主体服务条例》的实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宽松的营商环境,也展示了大连在提升市场活力方面的诚意与决心。未来,随着法规的不断完善和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连的商业蓝图将更加光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声明:本文包含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