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动态 | “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同行,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建功”、“青春力量赋能未来,全国学会青年委员会负责人交流成长”活动成功举办
由中国科协立项支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承办,深圳技术大学、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深圳市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与青年科技工作者同行,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建功”学习研修活动及“青春力量赋能未来——全国学会青年委员会负责人交流成长”活动,于11月4日至11月8日在深圳市成功举办。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Franz Raps教授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兵工学会、深圳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长安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中兴通讯公司、氢蓝时代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坪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单位近50位相关领导及青年科技工作者出席。
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院长Franz Raps教授致辞
Franz Raps教授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到深圳技术大学开展研修、交流和讨论表示热烈欢迎。Raps教授从深圳技术大学的建立历程及其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联系、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的发展、其本人在深圳的工作和感受进行了简短的介绍。他指出,深圳技术大学的办校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对“深圳速度”有很深的感受。非常感谢汽车工程学会对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的支持并将此次研修活动的主会场设在深圳技术大学。他从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对比中指出,中国政府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清晰的定位和方向,这非常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副教授张婷婷做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的专题报告。张教授首先回顾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一是充分肯定了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二是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实现的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包括实践上的非凡跨越、制度上日臻完善、理论上的丰富发展。张教授对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分为怎么看(总论)、怎么干(分论)、怎么抓三个部分,对全会精神的逻辑结构进行了充分解读。随后,张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对全面深化改革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教授张婷婷女士授课
11月4日下午,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钟益林以“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从发展背景、技术创新历程、技术创新展望三个方面分享了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研究。
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钟益林作主旨报告
11月5日上午,中兴通讯技术规划副总经理、国重办公室主任牟林以“筑路数字经济,创领新质生产力”为题作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中兴通讯的发展历程、在数据库和工业操作系统的布局、在南京滨江的智能制造工厂、公司向AI业务全方位供应商转型的发展等。报告还介绍了中兴通讯5G示范应用的典型案例,如2023年杭州亚运会、张家口的智慧工厂、领克河北工厂的物流效率提升、吉林盐碱地改造项目等。氢蓝时代研发中心副院长全颂华以“燃料电池的机遇与挑战”为题作了主旨报告。报告介绍了燃料电池的产业背景、我国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上海世博会燃料电池示范运营的相关工作,氢蓝时代在氢气储存、运输和安全方面所做的工作、燃料电池在招商港口、矿区、冷链车、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深圳技术大学城市交通与物流学院的李和言教授作了主旨报告,题为“专利赋权孵化汽车技术成果的实践”。李教授分享了他通过获得学校专利赋权承办公司的经历、深圳技术大学赛车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提出了他在本科生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刻思考。
中兴通讯技术规划副总经理牟林作主旨报告
氢蓝时代研发中心副院长全颂华作主旨报告
深圳技术大学李和言教授作主旨报告
5日下午,邀请到三位青年学者进行了各自研究领域成果的报告分享。国际清洁能源拔尖人才、霍英东基金会杰出青年教师、陕西省高校杰出青年人才、长安大学孙亚松教授分享的题目是新能源汽车热系统中的传热传质分析。孙教授从研究背景及意义、主要成果、平台条件及展望介绍了其在新能源汽车热系统中的研究工作。上海科学学研究所的余全明老师从产业软科学的角度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分享的内容包括未来产业的特征和发展路径、国际经验、上海临港未来产业发展等。通用氢能集团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尧克光从他的个人介绍和研究经历、通用氢能公司的基本情况、氢能介绍等三个方面作了报告分享。
三位青年学者进行分享
6日上午,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建言献策的交流活动。在汽车工程学会人才与教育工作部部长薄颖的主持下,来自不同学会、高校、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在轻松的氛围下展开了关于科技人才考核、人才评价等方面的研讨。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副院长孙超老师首先做了引导性的发言。随后,长安大学的孙亚松老师、中国金属学会的丁波老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龚家元老师、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的李凤娇老师、坪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陈冰、深圳技术大学的邓国明老师、深圳技术大学的王宏楠老师先后进行了发言。
青年科技人才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还组织参观了比亚迪汽车、深圳技术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及腾讯科技开展产学研实践交流。
活动参观现场
11月8日的全国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交流成长活动由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晋所作“跨学科交叉研究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思考”的报告引出。在报告中黄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在求学和工作的路上不断调整发展方向、挑战自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成长历程。专业领域从汽车到控制理论到计算机到回归汽车、研究侧重点从立足产业到深钻理论到跨学科交叉融合,最终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到车辆动力学和智能驾驶的相融合;在不断追求学术极限、触碰学术研究天花板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创新点,契合了行业发展的需要,找准了自己作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定位,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清华大学车辆学院汽车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晋作报告分享
与会青年专家交流讨论
黄老师的经验分享和精彩报告赢得了参会青年科技人才的赞叹,激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就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青年科技人才如何更好成长和发挥作用、青委会如何服务好青年科技人才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建言献策,并达成了建设性共识:1)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所处平台的资源,强化优势,向上突破,挑战极限,努力触碰学术天花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挑大梁当主角;2)应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激活青年科技人才创造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可以为青年建立容错机制,引入行业人才评价体系,为青年人才提供上升的渠道;3)学会和青委会当好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翻译官”,收集企业需求,拆解凝练问题,推动基础研究和转化落地的结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关注科研方向,凝练科学问题,推动行业内聚焦,提高科研效率。
通过5天的研讨学习,学员们收获颇丰,进一步深入领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科技人才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的勉励与期望,明确了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挑大梁当主角的使命;通过报告和交流增进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了解,为下一步交叉领域的合作和研究创新提供了思路;同时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建言献策,为科协、学会、青委会服务好青年科技人才、帮助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宝贵建议。
声明: 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回首页看更多汽车资讯
大白兔
0大白兔 小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