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第五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区域创新高地平行专题暨第二届科技园区创新发展智库论坛上,《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4》及《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榜单(2024)》、《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园区榜单(2024)》发布,中关村科技园区以23家企业上榜百强榜单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一。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编写的报告显示,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呈现出研发投入高、核心技术多、人才结构更优等特点。在研发投入上,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为42.43亿元,远高于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均值4.3亿元。核心技术储备方面,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平均核心技术储备为4317项,远高于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均值425项。
具体来看,国家高新区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主要分布于40个国家高新区。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创新能力百强上市公司23家,位列第一位;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高新区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创新能力百强上市公司8家和7家。
在国家高新区中,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市公司领先优势显著。2023年,中关村科技园区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达9.2万亿元,同比增长6.3%,位列全国第一;研发投入达3365亿元,同比增长6.7亿元;新增知识产权价值达5754亿元,同比增长3.7%。
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深圳高新区、上海张江高新区的上市公司也表现突出。其中,深圳高新区上市公司核心技术储备加速,2023年,深圳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核心技术储备达到13.9万项,同比增加37.8%,位列全国第一;研发强度达到7.4%,同比增长8.2%;营业利润达到922亿元,同比增加6.2%。上海张江高新区上市公司投资收益领跑全国,2023年,上海张江高新区A股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为352.6亿元,位列全国第一,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为1.5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达到17.9万人,同比增加11.5%。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