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体育大年奥运经济升温 “中国制造”如何掘金全球?

2024年是体育大年,继欧洲杯在6月揭幕之后,奥运会也将于7月拉开帷幕。这场即将在巴黎盛大举行的赛事,已经带起了中国制造工业的一圈圈涟漪。

“爆单”成为关键词。在有着全球小商品贸易“风向标”之称的浙江义乌,今年前2个月对法国的出口额达5.4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体育用品出口增长70.5%。据媒体报道,义乌当地许多文体设备生产商家的产品供不应求,销量激增。

在广东,今年以来,成千上万件文体设备、运动器械和鞋服产品等也从企业流水线远跨重洋,为这场国际性体育赛事带去“中国制造”的气息。今年前4个月,广州海关关区企业累计出口体育用品及设备15.9亿元人民币。

此外,根据巴黎奥组委的消息,巴黎奥运会吉祥物为“弗里吉”,其中80%的吉祥物玩偶将外包给中国厂商制造。另据法新社报道,剩下的吉祥物玩偶市场份额由两家法国玩具制造商取得,但原材料和零部件也都来自中国,由法国厂商在本土工厂完成装配工作。

奥运产品“爆单”背后,是中国完备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小到钥匙扣纪念品、乒乓球,大到球桌、田径跑道,“中国制造”的身影无处不在。

不过,很多工厂都是为知名品牌做代工,并没有自己的品牌。如今,很多中国企业也正思考如何进一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多家文体制造企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欧洲杯、巴黎奥运会同时举办的“体育大年”,他们对海外订单的预期相当乐观,欲借大型赛事举行的契机深拓市场。

图片来源:IC photo

“奥运经济”效应初显

根据巴黎奥运会官方网站的信息,2024年巴黎奥运会设有四个级别的赞助商,共计79家企业为官方赞助商。在这些赞助商中,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

除此之外,中国企业还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参与到本届奥运会中。例如,早在2023年10月,安踏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签约,成为国际奥委会未来四年的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合约期至2027年。也是在2023年,盼盼食品宣布将作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官方赞助商。

在品牌争相亮相背后,由庞大的中国制造企业组成的网络,正触达奥运赛事的每一个“神经末梢”。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贴上耐克、迪卡侬、阿迪达斯等牌子,从生产线上经过严格的筛选下线后,一并装箱、运输、交货,最终抵达赛事场地。

在广东清远的广硕鞋业有限公司(简称广硕鞋业)的生产车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企业19条生产线全开,为7月举行的巴黎奥运会加班加点生产不同类型的运动鞋。广硕鞋业是耐克品牌的代工厂,今年前5个月出口奥运订单成品运动鞋超过8.5万双,货值超过1500万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广硕鞋业还与中国品牌李宁和361°等有合作。

“我们公司是耐克品牌的全球五大合作伙伴之一,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研发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足球鞋领域,工厂采用与汽车制造中相似的模具技术来制作鞋类模具,能够研发出先进的足球鞋。”广硕鞋业报关部经理廖志刚说。

廖志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虽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但近年来企业不断对产线进行升级改造,除了提升自动化水平,还注重研发投入。“基本上客户给我们一张图,我们就可以完全按照图纸来生产,根据需求全程研发出成品鞋。”

在广东河源,为迪卡侬等品牌做各类球拍代工的河源昂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称河源昂泰)目前已经出口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货物到法国。

河源昂泰副经理黄玉文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今年企业订单已经爆满,前4个月销量同比增长约一半,预计今年将实现超过5个亿的营业额。

“今年我们也在积极地发展新客户,不断有客户签约下订单。一方面,前几年大家都在去库存,现在客户有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奥运的举行,整个社会运动热情高涨,消费也增加了,所以今年我们预期很好。”黄玉文说。

根据阿里国际站数据,今年3月,通过平台在线向法国出口的体育用品暴增,网球服、定制运动服、训练头盔、户外运动服、运动相机、高尔夫球包等热门商品的出口量至少翻了4倍。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其中不少订单都是在“世界小商品之都”浙江义乌向外运输,今年以来义乌与奥运相关的产品出口旺盛。

随着产品不断出海,中国制造企业也借力奥运经济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和口碑。比如,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双鱼体育)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官方独家指定用球供应商。

双鱼体育集团总经理助理梁志雄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作为巴黎奥运会官方独家指定用球供应商,截止到目前,已向组委会运输了3万多个乒乓球。

“3万多个球看起来数量不多,但我们从2022年就开始做生产的准备。”梁志雄介绍,除了定制一套全新的模具,用于生产巴黎奥运会指定用球之外,由于赛事用球要求严格,这些球会再进行筛选,“可能100个中只能选出10甚至5个。”

借力“体育大年”加速出海

根据《中国体育用品行业2010—2011发展报告》,早在2012年,中国制造的产品就占世界体育用品业65%以上的份额。

然而,能够最大程度利用“奥运经济”效应的,是奥运赞助商的各大品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家门口”举行,彼时一大缺憾是,国内体育品牌集体缺席。

十多年风起云涌,安踏、李宁、特步等中国品牌不断更新换代,目前在奥运中也在寻找塑造品牌影响力的机会。比如,2023年,国产运动品牌安踏与国际奥委会签约,成为国际奥委会未来四年官方体育服装供应商,合约期至2027年。特步也早早“锁定”中国国家霹雳舞队,成为霹雳舞国家队的官方鞋服赞助商,而霹雳舞是2024年巴黎奥运的四大新增正式比赛项目之一。

2023年,根据公开信息,安踏以全年623.6亿元的营收稳居国内市场第一,超过耐克中国和阿迪达斯。根据世界体育用品联合会(WFSGI)与麦肯锡共同发布的《2024全球体育用品业报告》,2023年中国体育用品产业中,国内本土品牌占据了前20大品牌中约六成市场份额。

中国运动品牌崛起后,一边深耕国内市场,另一边进行全球化布局。以安踏为例,2022年,安踏成立东南亚业务部,次年便开始紧锣密鼓地“重仓”东南亚,先后在新加坡、泰国设店。今年,安踏品牌官宣与篮球巨星凯里·欧文第一个合作款“欧文一代”篮球鞋在中美两个市场同步上市,正式进入美国市场。

国产品牌向全球“掘金”的过程,也让上游供应商看到了机遇。据廖志刚介绍,广硕鞋业原来主要跟迪卡侬合作,为了拓宽市场,近几年公司采取多品牌发展策略,逐渐与国内知名运动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梁志雄则表示,未来希望大家提到双鱼,不是马上想到乒乓球,而是想到体育。双鱼体育以乒乓球起家,2008年首次在奥运会场上“亮相”,但企业远不止着眼于此。目前,双鱼体育正在不断研发新产品,比如近几年在西方国家非常火的匹克球,以及与乒乓球配套的智能发球机。除此之外,双鱼体育还在发力体育服饰与体育服务业,梁志雄称这是公司的“一主两翼”战略布局。

“我们估计公司全年订单增量接近50%,预计赛后三个月内是爆发期,能够很好地带动双鱼品牌的地位。”梁志雄根据此前奥运会举办情况判断,奥运会将带动起全社会的运动氛围,对体育消费市场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不仅仅是奥运会,欧洲杯中也不乏中国企业的身影。本届欧洲杯上,共有5家来自中国的赞助商,分别是蚂蚁集团(含旗下支付宝在内的13个子品牌)、vivo、比亚迪、速卖通和海信,创下了史上最多中国赞助商的新纪录。这几家企业,正好代表了中国的支付科技、跨境电商、智能手机和新能源汽车这四大近年来热门的出海产业。

编辑/樊宏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