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三千年
城名、城址未曾改变
这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遍布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
红色
是长沙最耀眼的底色
今天,小编带你一起领略
长沙满城中国红!
★ 湖南第一师范★
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
一座书院赓续千年文脉
湖南第一师范
有着“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
(图源新华社)
1913年至1922年
毛泽东在此求学、执教
并从事早期革命活动
修学储能
是毛泽东在校期间的座右铭
他和同窗确立了
“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
不谈男女问题”的室规
每日清晨冷水浴,强健体魄,磨炼意志
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这里不仅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更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
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
任弼时、李维汉等一大批革命先辈
★新民学会 ★
湘江之畔,发出“建党先声”
巍巍麓山下
藏着一个安静的农家小院
院子四周竹篱环绕
香樟耸立,静谧古朴
这便是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位于岳麓区新民路周家巷2号的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1917年
蔡和森为了在长沙求学
将全家迁至“刘家台子”小院
自此,这里成为蔡和森
与毛泽东、萧子升等同道好友
聚会、劳动、畅谈改造社会之场所
1918年
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有志青年
在这里成立了进步团体——新民学会
从“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
到“改造中国与世界”
湘江之畔,发出“建党先声”
(部分新民学会会员长沙留影)
1920年
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下:
“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回信:
“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1920年
长沙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在新民学会的基础上诞生
1921年3月
新民学会完成历史使命
自然停止活动
虽然只存在3年
新民学会有一半左右会员
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
思想理论的探索和干部队伍上的准备
被誉为“建党先声”
★橘子洲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长沙城中最大最长的一条江心洲
因长有橘树而得名橘子洲
是中国最大的水陆洲
也是大家来长沙必打卡的地点之一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925年深秋
32岁的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
凝视湘水滔滔北去,写下了脍炙人口的
著名诗词《沁园春·长沙》
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的历史叩问
让长沙橘子洲头
在中国红色革命历史中
有了独特的地位
★岳麓山 ★
从经世致用到实事求是
岳麓山荟萃了湖湘文化的精华
名胜古迹众多,革命胜迹遍布
近代湖湘英雄豪杰与此山渊源极深
岳麓山脚下是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
——岳麓书院
书院大门前
悬挂着一副名闻天下的对联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这里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
千余年来,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一直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内核和精华所在
求真求是也成为
许多志士仁人的不懈追求
★雷锋故里 ★
永恒的精神旗帜
长沙是雷锋的家乡
雷锋也已成为这座城市
的集体记忆和恒久楷模
近年来
“长沙好人”频频出圈、频上热搜
走在长沙街头
随处可以看到雷锋志愿者
雷锋说
“敬爱的党,我慈祥的母亲,
我只有以实际行动来感恩。”
(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几十年过去了
他始终是亿万中国人
心灵深处的光辉榜样
★长沙 ★
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三千年的底蕴
让长沙坐拥众多历史古迹
山有故事,河有传奇
这方红色热土
始终熊熊燃烧着不灭的红色火种
矗立着一座座信仰丰碑
红色基因,引领民族复兴
红色精神,激发人民奋斗
长沙就像一座没有围墙的
革命历史博物馆
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纵览历史长河
长沙遍布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
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
铸就的优良传统
也将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就是长沙
山河与岁月给予它千年的底蕴
一代代长沙人赋予它热辣的灵魂
长沙就是这么红!
大家都在看
点赞!湖南文旅系统这些单位及个人接受表彰→
“文化+科技”,生生不息涌新潮
2024年度全省市(州)公共图书馆馆长联席会议召开
稿源:长沙发布
编辑:莫婷
“文旅湖南”投稿邮箱:hnwhxcxx@163.com
好看你就点点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