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国环境治理行业发展特点及五大趋势(多图)

中国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体系的建设,把环境卫生事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行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环境治理行业的范围和内涵不断延伸,已成为国家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公共服务行业。行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及趋势:

1、城镇化进程带动环境治理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近年来中国城镇化率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64.72%。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8次报告》预测,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

2012-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城镇化率的提升直接增加了环境治理服务的市场规模,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道路清扫面积126.06亿平方米,较2012年增长了66.49%。

2012-2020年中国道路清扫保洁面积变化趋势(亿平方米)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2020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2.35亿吨,比2012年增加了37.65%。2020年中国县城生活垃圾清运处置量为0.68亿吨,2012年至今基本保持稳定。

2012-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清运处置量变化趋势(亿吨)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截至2020年末,中国城市公共厕所数量为16.52万座,县城公厕数量为5.55万座,2012以来呈平稳增长的趋势。

2012-2020年中国公共厕所数量变化趋势(万座)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政府和企业对环境治理行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环保、环卫专用车辆投入量增长迅速。中国城市市容环卫专用车辆从2012年的11.22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30.64万台,县城市容环卫专用车辆从2012年的3.12万台增长至2020年的7.47万台。

2012-2020年中国市容环卫专用车辆变化趋势(万台)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主要用于城乡社区道路清扫、垃圾清运与处理、园林绿化、公厕建设等方面。2012年,全国的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公共财政支出为980.46亿元,2020年增长至2,646.9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3.22%。

2012-2020年中国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支出变化趋势(亿元)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行业的市场规模随之增长,与此同时,良好的市容市貌已逐步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的基本性、普遍性要求。未来,随着未来中国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市容市貌建设需求的逐步落实,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2、环境治理机械化程度稳步提升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提升,环境治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持续增长,推动环卫车辆及装备制造行业快速发展,目前各类型的环卫车辆已广泛应用于环保项目运营,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中国城乡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末,全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面积97.56亿平方米,其中机械清扫面积74.25亿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76.11%;全国县城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8.51亿平方米,其中机械清扫面积21.07亿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73.90%。

2012-2020年中国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Wind、韦伯咨询

环境治理行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能够提高作业质量,更能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资源,带来良好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效益。

3、一体化综合运营服务模式的趋势日益凸显

随着环境治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一体化综合运营服务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政府已逐步脱离单一片区、单一内容、单一环节的采购方式,转而采用一体化打包的方式,对环境治理服务进行一体化采购。“一体化”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城乡一体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环境治理活动覆盖范围已从城区拓展至广大农村,进行统筹规划,实施一体化整治;②环境治理一体化,城市环境治理已从基础的生活垃圾清扫,发展为涵盖一般固废、工业固废、医疗废弃物、污水、废气等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整治,对运营方的一体化综合治理能力要求不断提高;③运营服务一体化,环卫项目的运营活动涉及清扫、清运、综合处置等多个环节,一般由同一家运营商提供全链条综合服务,从而明确责任主体,提高管理效率;④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项目通过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实施,这类项目一般将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融资、工程建设、运营服务进行一体化打包,遴选能够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的供应商。

4、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PPP模式兴起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政府职能转变,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的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朗,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关于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的通知》等特许经营权鼓励政策的相继出台,PPP模式在中国环境治理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5、加强环卫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建设,已成为行业普遍选择

环卫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改善环卫系统运作和管理模式,提高环卫系统的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环卫“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地管理,实现在复杂环境下的资源最优配置和高效稳定运营。

加强环卫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建设,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工作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业务模式,能够更好地顺应行业发展要求,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玉禾田、侨银股份、劲旅环境等多家同行业公司以及国策环保均已实施了环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项目。

未来,环卫管理服务将由“机械化”升级为“智慧化”,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服务模式发展。

更多韦伯咨询独家发布的环保行业深度行业研究报告请查看:

《2022年中国危废处置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污泥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VOCs治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垃圾分类及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

《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专题调研与深度分析报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