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名单出炉 包括张伯礼在内78位医师上榜

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于上午9时在北京举行。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名单正式公布,包括“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内的78位医师入选。

湖北有4位医师榜上有名,分别是: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童叶青、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罗光伟、宜昌市西陵区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家生。

中国医师奖是经原卫生部批准设立的我国医师行业最高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这是对“夜行人”长期坚守的褒奖

【获奖医生】童叶青 湖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流调“排雷兵”,新冠疫情发生后的近3年,我和团队连续奋战了800多个日夜,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经常半夜一个电话打来,我们就得奔赴工作岗位。因此,这个奖项应该属于我的团队,属于千千万万的公卫医生,更是对我们这群“夜行人”长期坚守的褒奖。

过去两年多,我们至少一半时间都在外奔波,衷心感谢领导、同事还有家人的支持。我们很多队员被抽调到全国各地开展流调工作,湖北疾控人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受到高度认可。

这次颁奖大会前,我接到紧急任务,去外地进行流调工作,因此不能去北京领奖。未来,我将以此奖项为起点,更好地发挥我们团队专业优势,守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个人简介】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副所长、流行病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作为湖北省新冠肺炎防控一线流行病学调查排头兵,童叶青和团队是最早深入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流调的人、最早调查聚集性疫情的人、最早开展武汉市以外新冠流行病学调查的人。

他全程参与湖北新冠疫情防控保卫战、新疆新冠疫情阻击战,多次主动请缨参与霍乱、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结核、诺如等暴发疫情处置,是传染病战场上的“一线排雷兵”,获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新疆新冠防控突贡个人”和“省五四青年奖章”。他带领的队伍被誉为“疫线尖刀连”,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我一直为我的职业感到自豪

【获奖医生】彭志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获奖感言】

从事重症医学三十余年,我觉得医生这份职业非常光荣。虽然很辛苦,但每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为我的职业自豪。

我要感谢我优秀的团队,他们是“救火队”,因为重症医学是团队工作,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救活重症病人;我还要感谢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我们积极开展工作。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带领湖北的重症医学团队往前冲,冲向全国顶尖行列。

【个人简介】

作为最早投入新冠救治工作的团队之一,彭志勇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团队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疫情期间,彭志勇带领团队建立了湖北省首批新冠重症隔离病区,在湖北省最早开始收治重症患者。同时转战武汉市第七医院及雷神山医院,搭建三个ICU隔离病区、48张病床,共收治了180多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是湖北省单一团队中收治危重症病人最多的团队。

此外,彭志勇还带领科室在临床和科研上取得了重大进步。2021年全国重症医学领域专家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彭志勇位居全国第一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重症医学专业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三名(2017年-2021年STEM均值全国第四名),在复旦排行榜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重症医学专业综合排行榜和专业声誉排行榜中均位列全国第十名。

从医者要无愧于病人的托付

【获奖医生】罗光伟 武汉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获奖感言】

从医者要无愧于病人的托付、无愧于医生的使命。我要感谢医院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成长氛围,感谢领导的信任、同事的帮助还有家人的支持。

作为呼吸科临床医生,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助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打造健康中国行动的“湖北样板”主动作为。同时不断开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作为武汉医学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未来我将致力于提高老百姓的健康素养,让他们知道防病比治疗更重要。

【个人简介】

从医30多年,罗光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第五届“敬佑生命·荣耀医者”战疫先锋奖、湖北省先进工作者、武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新冠疫情期间,罗光伟临危受命担任医院疫情防控医疗专家组组长、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组专家,经常工作到深夜。“罗光伟创新工作室”2018年12月获得武汉市总工会批复,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成果迭出。他积极参与呼吸康复国家指南、国家标准的制定,还带领科室骨干医生手把手帮扶硚口区所有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PCCM规范化建设等。

罗光伟一直认为,医生做科普的意义不亚于治病。为此,他主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一起下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到乡村普及慢阻肺的防治知识。还发起并成立了武汉医学会科普分会并且担任主任委员,积极促进武汉医学科普工作的开展。

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获奖医生】谢家生 宜昌西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获奖感言】

我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这个奖很重,我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托举,因为它是颁给我们所有的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从医十几年来,我一直对家庭照顾得少,感谢我的父母、爱人的付出,让我能心无旁骛开展工作;感谢我曾学习的上级医院的医学前辈们毫无保留地帮助,经常为了患者的病情,半夜回复我的信息和电话,甚至赶到现场协同急救。

一名好医生要医术、医德齐头并进,未来我将不断在全科领域深耕细作,继续深入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做好健康宣教,共同提高健康素养,提高百姓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急病院前应急能力,让老百姓少生病、更健康。

【个人简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谢家生作为住院部临床一线的医生,为了确保重症胰腺炎、心衰等患者生命安全,总是一连几天睡在科室,直到病人脱离危险。他还主动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常加班加点整理课件资料,下了班再进入社区,为辖区居民进行健康宣教。

他也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选择到三甲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习。在了解到社区医院水肿病人穿刺技术的难题时,他结合社区医院患者特点等多方因素,主动学习了中心静脉置管的诊疗技术、褥疮治疗技术等并立即在社区医院开展,为患者大大减轻了痛苦。他总说患者需要什么,他就学什么。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